目前分類:總笑長之讀不完書齋 (4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經常有笑友向我詢問:「有沒有更新鮮有趣的新笑法?不要每次都是玩什麼『搖牛奶的笑』『一公尺的笑』,好無聊,一點都不好笑。」總笑長面對這個問題,心裡就有一點委屈。為什麼氣功老師教的也是哪幾招半式,元極舞、健康操的音樂和舞步也是每天大同小異,怎麼都沒有人抗議「無聊」?如果把它當作運動方式來和其他運動比較,跑操場,豈不是更無聊,但是很多人樂此不疲,所以「無聊」與否?似乎端看各人心態如何?如果把愛笑當做新鮮好玩有趣的流行活動,當然很快就會感到無聊,如果把它當作一種「養生」「運動」的方式,那可能可以持續一段時間,但是我鼓勵大家把「愛笑瑜珈運動」當做一種「靜心」(meditation)(禪修)方式,那麼我們可以每天發現不同層次的奧妙,如果我們把愛笑俱樂部當做無形的禪堂廟寺,我們可以一起修行---去除我執,回復赤子之心,得到內在真正的喜悅。



左邊是桃園平鎮愛笑俱樂部來的86歲阿祖級笑友,她比任何人更有資格說「你們這些年輕人在搞什麼,好無聊!」,但是她還是可以像小朋友一樣充滿好奇心參與全程活動。


 


活得長壽,如果沒有時時刻刻的好奇心,那就真的會「太無聊了」。



更多2009夢想嘉年華遊行照片請看「蘭花草」部落格


輝格格部落格 


奧修(OSHO)談「無聊」


問題:  一個人要如何克服無聊?一個人要如何才能夠在那些已經變無聊、重複以及失去神秘感的事情裏面重新發現神秘?


  第一件要記住的事是:並不是說事情是重複的,問題在於你的頭腦,而不是在於那些事情。太陽每天升起,你可以說它是重複的,但它不是,因為太陽每天以不同的方式升起。顏色不同、心情不同、天空也不同。太陽從來不重複,它永遠都是新的,是你的頭腦在說:「這是重複的,所以那有什麼美?」


  每天看日出將會產生無聊,但是那個無聊的產生是因為你不夠敏感而無法看出它每天的「新」。每一片刻,每一樣東西都是新的,它之所以看起來是舊的是因為你攜帶著過去在你的頭腦裏,而你透過過去來看。


  你或許已經跟一個人生活了三十年——你的太太、你的先生、你的朋友,而你或許會注意到,有幾年的時間,你沒有看那個人的臉——有幾年的時間。你或許跟那個人生活在一起,但是你並沒有看那雙眼睛、那張臉。你認為不需要,因為你已經熟知它們。臉每天都在變,眼睛每天都在變,頭腦每天都在變。生命是一個流動,沒有一樣東西是舊的。在此沒有一樣東西可能是舊的,從來沒有一樣東西是重複的,它是不重複的。如果你認為東西是舊的,那只是因為你不夠敏感而無法看出它的「新」


  只要試著去看一個人。觀察二十四個小時,看看有多少個人存在那一個人裏面。不僅對一個人是如此,甚至連一塊石頭也有它的心情。坐在一塊石頭旁邊,感覺那個心情,有時候石頭很高興,然後石頭就會迎接你、歡迎你,你可以感覺到,你可以碰觸和感 覺到一個溫暖,一個具有接受性的歡迎。有時候石頭是悲傷的,你碰觸它,它是冷的,它不接受你,就好像它在叫你走開。


  早上的時候注意看那塊石頭,晚上的時候也注意看那塊石頭。當星星在夜晚出現時,注意看那塊石頭,它已經不再是同樣的石頭,因為整個環境都在改變,這塊石頭怎麼能夠保持一樣呢?它一直在改變,但是你沒有夠敏感的眼睛去看。


  你的眼睛是舊的——這是第一件要記住的事。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是舊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新的,只有你的眼睛會變舊。你變得很固定,你開始看那個型式。現在科學家說,繼續從外界送進來的資料裏面有百分之九十八不是由你的感官所攝取,只有百分之二是由你的感官所攝取,而那由你的感官所攝取的百分之二,你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來攝取它,你會加以選擇。那就是為什麼事情會變舊。


  你回到家,你以一種特定的型式來看你太太,那個型式已經固定了。有很多事情你或許沒有觀察到,因為你並沒有在觀察。你太太可能很快樂,但是你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觀念:「我太太會快樂,那是不可能的!」她或許很快樂,但是你看不到。你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模式,你只看到那個你相信的。


  如果太太了解說當她快樂的時候,你也只看到不快樂,那麼她就會立刻變得不快樂,因為快樂如果沒有得到支持是無法存在的。她或許一直在微笑等待著你,然後她注意看了你的臉,端詳了你的臉,而瞭解到你看她不快樂,突然間那個笑容就消失了,而你的模式就被證明是對的。太太對先生所做的也是一樣。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那就是為什麼事情會變得很舊,而看起來是重複的。丟棄這個模式。無聊的產生是因為你的緣故,世界並沒有在產生無聊,這是可能的最棒的世界之一。每一樣東西都是新的,每一樣東西都在改變,沒有東西是固定的,事情的發生並沒有遵循一定的模式,它是一個活生生的移動,但是你有一個死頭腦,所以你只看到那些將它固定下來的事情。丟棄這個頭腦,開始以新鮮的方式來看。


  要怎麼做呢?靜心。每當你看到一樣東西,而你覺得它已經舊了,那麼你就靜心。深入地看,再看一眼,想兩次、感覺、碰觸,要很敏感。試著去發現它裏面新的東西,它將會豐富你的生命,你永遠都會找到它裏面有新的東西。有時候跟你的太太坐在一起,或是跟你的小孩或朋友住在一起,洞察對方的眼睛,碰觸對方的臉,好像你們是第一次見面。將眼睛閉起來,將燈光熄掉,碰觸你太太或你先生的臉,感覺那個 輪廓、那個曲線,就好像第一次碰面一樣。那個無聊將會立刻消失,而那個人將會變成新的。問題在於你從來沒有真正去碰觸,你的碰觸是死的,你從來沒有去感覺,你的感覺是死的。


  一個人要如何克服無聊?第一件要記注的事是:丟棄你固定的模式——是你的頭腦在創造無聊——然後你將會在你的四周圍都感覺到神秘。你每天去到餐桌旁邊吃東西,它已經成為一項例行公事。明天,或者是今天晚上,當你在吃東西的時候,把眼睛閉起來。首先用你的手去感覺麵包,聞它——你從來沒有去聞它。動作要放慢,好讓你能夠感覺、能夠吸收,然後再吃它、嘗它,盡可能將食物嚼碎。


  它必須成為一個習慣:當喝水的時候,要吃它,當吃東西的時候,要喝它。嚼得很碎,使它變成好像水一樣,而你能夠喝它,當你喝水,不要很急地喝下去,不要只是往下灌,要品嘗它。當你口渴,只要感覺那個水在你的舌頭上,在你的喉嚨裏,慢慢流下去,口渴消失了,注意去感覺那種感覺。這樣做的話,即使普通的食物也會變得很棒。


  一個平凡的女人能夠給你任何克利奧佩脫拉所能夠給你的所有神秘;一個平常人就是全部——因為平凡只是在你的頭腦裏,否則每一個人都是不平凡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你必須去挖掘它。生命並不是準備得好好的給你,它必須被挖掘。你之所以會感到無聊是因為你認為生命是準備得好好的,某人將會把它給你,然而事實上沒有人會給你,你必須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去挖掘它,你必須每天去挖掘它, 那個挖掘必須持續到人生的終點,如果你停止挖掘,你就會感到無聊。


  你已經停止挖掘,很久以前你就已經完全停止挖掘,要重新開始,開始感覺人和物,試著一 直去找出新的東西。不管你往哪里看——天空、樹木、市場、商店——不管你往哪里看,要以找尋的心情去發現新的東西。有足夠的東西讓你去發現,你將永遠都不 會覺得失敗,總是會有新的東西浮現,生命將再度成為一個奧秘。當生命變成一個奧秘,你就變成具有宗教性的。神性意味著隱藏在這個生命裏面最深的奧秘。


取自 奧修(OSHO) 成道之路.吠檀多(下冊)第十七章山谷和山峰(奧修神秘玫瑰電子書)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約翰.瑞提醫師(John J. Ratey, MD)
哈佛醫學院精神科臨床助理教授,也是《分心不是我的錯》、《人人有怪癖》與《A User’s Guide to the Brain》八本書的作者與合著者,目前住在美國麻塞諸塞州衛斯理鎮。


艾瑞克‧海格曼(Eric Hagerman)
《Popular Science》(科技時代)以及《Outside》(戶外)雜誌的前資深編輯,目前住在美國紐澤西州澤西巿。


運動改造大腦:IQ和EQ大進步的關鍵  博客來書店特價中


身心健康與否和腦部大大有關係,腦部有上千個大大小小的零件,是否可以像一團高水準的交響樂隊演奏出你生命燦爛的樂章,需要我們經常「鍛鍊」它,鍛鍊的最好方式就是「運動」+「靜心」。而這兩者最好的方式,不是總笑長老王賣瓜,真的是「愛笑運動」最好,不是只有大笑而已,還有「愛」在裡面的「靜心」部分。講到運動--大部分都只有運動四肢,卻沒運動到臉部,然而在大腦的感覺皮質和運動皮質,臉部(含舌頭)卻占了三分之一強,請看依照加拿大神經科醫師潘菲德Dr.Penfield的研究而繪製出的實際比例圖如下圖。。


佔這麼大面積的大腦皮質卻沒有運動到,導致情緒表達和感受能力逐漸喪失,所以EQ and IQ都會下降,另外,人們似乎只愛運動不愛靜心,因為靜心會深入內在,內在有優美的部分也有脆弱、恐懼、幽暗的部分,若要完全誠實地面對自己,需要大大的勇氣。所以一般人「沒事」不會去想去深入內在而「靜心」。

所以愛笑運動有讓你流汗的「運動部分」也有讓你深入內在的「靜心部分」,雙效合一,身心靈就可以更統合完整。真是最好的運動方式。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海峽兩岸的愛笑運動在媒體的宣傳助勢和笑友們的口耳相傳之下,似乎有越來越多人可以接受這樣特殊的運動方式,參加的笑友也逐漸增加,可見笑的好處確實在笑友的身心靈上發生了,所以海峽兩岸也陸續出版了專門介紹這個大笑運動的書籍。在台灣這邊,總笑長和其他三位合作的「大笑的驚人力量」在去年12月出版,配合媒體的大力宣傳,一度造成風潮,讓各地的愛笑俱樂部增加了許多新笑友。







       台灣的正義出版社,其實幾年前就有眼光出版一本日本人寫的「大笑可以健康一生」,作者是日本有名的健康專家藤本憲幸,蒐集了很多日本關於笑的研究,內容充實,理論和實際都有兼顧,出版社老闆幾次參加愛笑活動後,也成為我們愛笑俱樂部的笑友,所以不惜重資將此書重新編輯,在2009年五月再度出版,新書名為「笑是最佳的良藥」,也值得笑友購買閱讀。也感謝該出版社將此部落格網址印在書籍底頁,幫助我們將免費自由參加的俱樂部訊息提供給大家。如欲團體購買(較便宜)可以洽詢友崙笑長relifeer@gmail.com



      中國大陸的也終於出版了有笑史以來的第一本笑書---「大笑決定健康」,作者張立新先生自從2005年在網路上搜尋到我的「百善笑為先」,看到一些介紹影片,馬上自行揣摩練習,竟然一舉解決了困擾他多年的失眠問題。他的積極和求完美的個性原本造成他的問題,一轉眼他把他的個性投注在研究發展和推廣愛笑瑜珈運動上,他毫不猶豫,立即付諸行動,他建立了全中國第一個公開免費的愛笑俱樂部(在深圳蓮花山),甚至每週日搭來回2個多小時的火車到廣州白雲山義務帶領,從他寄給我的照片中,看到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通通跟著他的帶領,享受著無理由大笑的暢快。這讓我總笑長被他稱呼為老師叫得有些心虛,因為我當時的愛笑俱樂部總是小貓兩三隻,但是我後來體悟到立新兄曾經走過生命幽谷,死而後生的能量實在不是我這個命運平凡的總笑長所可以比擬的。能夠把生命中的「挫折」當做「禮物」,中國愛笑第一人張立新總教練做了一個完美示範,他把他的研究和練習心得寫成這本曠世鉅作,詳細說明每個動作的做法和笑益,內容精彩充實,值得期待。目前只有簡體版。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如果「笑」對每一個人都帶來很好的感覺:帶來快樂的感覺, 總笑長一直納悶為什們不管我怎樣「威脅利誘」「連拐帶騙」我兒子就是「打死也不想參加」。說他們年輕人是害羞的關係,他們卻經常做出「只要我喜歡,有啥不可以」的動作,說他們沒有勇氣嗎?他們卻會表現出「出生之犢不怕虎」的勇敢,所以顯然還有其他原因。讀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原來中老年人的大腦運作方式和年輕人是不一樣的。這本書作者柯翰博士精神科醫師暨老人學專家發現:老人家的大腦是左右腦溝通得比年輕人更協調,中老人比年輕人更能夠「放下」,更能夠享受無形的精神上的生命的意義,更有創意和幽默感‧‧‧.




請看看我們參加世界愛笑日的中老年人,就是證明。




來自桃園的輝格格笑長的年紀其實快要可以當阿公了,而且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但是他卻也可以完全完全地放下身段,勇敢男扮女裝,扮成「太平公主」,受大家熱烈歡迎,搶走總笑長我很多鋒頭,看看圍繞在他週圍都是七十八十的阿公阿嬤。








八十八歲的「老頑童」來自龍潭,他說:「放下年紀、身份,你才可以大笑得出來」
真正的「赤子之心」是必須經過「返老還童」的程序,是有人生智慧的「赤子之心」。



屏東愛笑俱樂部在喥咕阿葉笑長帶領之下也很瘋狂慶祝。



所以總笑長相信:明年的世界愛笑日(五月第一週日)會有將近2000位歐吉桑歐巴桑加入我們小丑遊行行列!年輕朋友們,如果您們不敢加入的話,就請您們站在仁愛路兩旁給我們阿公阿嬤當啦啦隊,給他們加油吧。



 「熟年大腦的無限潛能」the Mature Mind:  the Positive Power in the Aging Mind


作者:吉恩.柯翰 (Gene D. Cohen) ·譯者:李淑珺·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保持身心活力與頭腦敏銳,已經成為人類一生無止境的追求。作者證明人可以在任何年齡、任何狀況下,啟動自己的成長,主動建造大腦的容量與新的可能。本書顛覆人們對後半生的想像,彰顯成熟心靈的價值與無限潛能。

   精神科醫師暨老人學專家柯翰博士反駁大腦會隨著年齡衰退的迷思,提出熟年大腦的新典範。他運用新近的腦科學研究成果,佐證三千人的訪談觀察,獨創「發展 智商」(Developmental Intelligence)概念,整合IQ(智商)EQ(情緒智商)SQ(社會智商),證明人隨著年齡成熟的大腦與後天經驗會讓認知能力、情緒智商、 判斷力、社交能力、生活經驗、自我意識更加融合協調,將人生導向正面的改變。


  柯翰詳述人生後半段的心理發展,挑戰發展心理學家艾瑞 克森的八階段論,首創熟年發展四階段論︰中年重評估、解放、總結、安可,搭配社會活動組合概念(動靜平衡的社交與社會參與)、二十一世紀的退休研究、志工 觀察與藝術治療對老年的影響,引導人們樂觀地看待老化議題,更提供立基於科學、人類行為與日常生活的正面答案。作者期冀讀者能破除老化迷思,盡早開啟退休 規劃、發現創造、收割智慧的大門。


  《熟年大腦的無限潛能》引導人們樂觀地看待老化議題,挑戰舊有的假設,提出大膽的新問題,更提供立基於科學、人類行為與日常生活的正面答案。



  聯合推薦


  江漢聲(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呂素貞(長庚醫院復健科藝術治療師)


  張德聰(國立空中大學台北學習指導中心主任)


  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作者簡介


  吉恩.柯翰 Gene D. Cohen


  醫學博士暨老人學專家,為喬治華盛頓大學老化、健康與人文研究中心的首任主任,也是醫療護理科學及精神醫學系教授。經歷豐富,曾任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老化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代理主任、美國老人學協會前理事長等。


   柯翰博士為美國當代老人學研究先驅,活躍於傳媒,推廣正向老化觀念不遺餘力。他曾協助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策劃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方案,任職聯邦政府期 間,更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卓越服務勳章。另著有《創造的年紀》(The Creative Age)一書,美國公共電視網正計畫拍成影片。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救地球的唯一方法:就是改變人類的追求快樂的方式,向內而非向外


要改變人類的追求快樂的方式之一


就是參加愛笑俱樂部,練習「不需理由的笑」。 愛笑瑜珈運動,將完全改變你的快樂的定義。


所以救地球的行動:就是  參加5/3世界愛笑日慶祝活動,全球同步舉行。以下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巨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首度擔綱監製、口述旁白 榮獲2007金衛星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紐約時代雜誌評論讚譽本片『務必觀賞,一部讓人緊張不安,且意外感動的紀錄片 !』 如果人類是問題的來源,我們也能成為解答的基礎! 世界氣象組織的科學家巴杜說:「2007年一開始,極端氣候事件便十分活躍。」從近幾年的氣候變化就顯示地球極端異常的氣候變遷,這一連串的異常現象都在在不斷地暗示,我們地球生一場不輕的重病,身為地球一份子的人類,環境保護成為我們當下刻不容緩的任務。美國前副總統高爾2006年所推出關注「地球暖化」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成功喚起了全球對此議題的注意,而高爾落實環保親身奔走的積極行動貢獻更讓他在2007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而好萊塢巨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與高爾一樣,對於環保的關注一直以來都不遺餘力,積極落實環保行動,期望能透過自己明星特質的影響力,喚起大眾對環保議題的重視,於是師法高爾製作了紀錄片【第11個小時】,呼籲全球的觀眾一起投入環保運動,還給地球真正的美麗。 【第11個小時】片中訪問超過70位的頂尖科學家、思想家和領導者,包括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著有《時間簡史》的名科學家史帝芬霍金、前中情局局長詹姆士渥斯利、永續設計專家威廉馬當諾夫與毛布魯斯、以及在肯亞推動綠帶運動而獲得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旺佳里馬泰。透過這些專家們的解析與研究數據,檢視出整個生物圈生命系統與地球依存的關係,從最早的工業革命,到當下的大自然變化以及未來的解決方案,影片都鉅細靡遺地替觀眾解答,讓觀眾知道透過一些日常行為和觀念的改變,就可以為我們美麗的地球盡一己之力。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使用石油節約能源,以及恢復綠地、森林、尋找替代能源、資源回收再利用等不再只是政府單方面的責任,也是我們每個地球公民應該當下努力的目標,而政府所制訂推動的相關環保政策,也都應立基於「永續經營」的理念,才能真正讓地球生生不息。專家提醒大家應降低消費的慾望,同時呼籲企業應停止永無止盡擴張的想法,否則人類最終將朝向自我毀滅。生態學家並指出地球一定會重生,但人類卻不會,因為地球有的是時間,而我們卻沒有! 透過這些專家們精闢的剖析提供我們更多的遠見與想法,而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的旁白配音,則藉由他與生俱來的巨星特質,呼籲大家拯救地球不僅僅是解決土地和水源的污染,或是解決全球暖化等問題,而是應該反省自己,這才是真正的自我覺醒。貫穿全片的誠懇訴求,更為影片增加無限的感性與悸動。美國「紐約代雜誌」的影評人曼諾拉達吉斯不僅給予【第11個小時】滿分的評價,亦盛讚本片「讓人不安,卻又意外地感動人心!而關於環境災害的紀實,更是影片值得仔細欣賞的原因之一。」 在環保議題日益受到注目的當下,華納家庭娛樂即將於四月二十二日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為響應於全球舉行的地球日活動而推出【第11個小時】DVD,讓關心環保議題的您,不但能透過本片讓您更瞭解環保對於人類自身的真正涵義,收藏本片更可讓您深度思慮這個全世界關注的重要議題,碟片收錄花絮「《第十一個小時》:大自然的運作法則及解決方案」,讓我們透過瞭解大自然創造的規則,一起替地球找到更乾淨的明天! 導演:納蒂亞康納斯 (Nadia Conners)    蕾拉康納斯彼得森 (Leila Conners Petersen) 口述:【血鑽石】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 規格:英、泰語發音/字幕:中、英、韓、泰、印尼文/16:9寬螢幕/杜比5.1 片長:約88分鐘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自從推廣愛笑瑜珈運動以來,經常受邀分享這個簡單但卻神奇的身心靈養生方法,但是自己天資魯鈍,沒有什麼神妙的靈性經驗,所以只好轉而研究大腦:因為影響身心最多就是這個靜默無聲的器官,自己剛開始讀書時,也很懷疑怎麼可能記住這麼奇怪的大腦神經專有名詞,但是它的奧妙神奇,實在太吸引我了,我就一本接一本地讀,甚至同一本書重讀多次也不厭倦,我想在研究主觀抽像的心靈哲學書籍之同時,我也希望自己擁有客觀正確的大腦知識為基礎,這樣就不容易「走火入魔」也不容易被「神棍術士」所詐騙。所以,五年來的閱讀,讓我不只記住了中文名詞還能記的英文名詞甚至那些有名的專家學者的名字。哈哈哈,這就是有強烈動機下的學習成果。算一算自己書櫃上關於大腦的科普書已經將近40本了,這一本「奇蹟」算是最特別了,作者Dr.Jill Bolte Taylor本身是神經解剖學家Neuro-anatomist ,但是卻在37歲因先天性罕見的動靜脈畸形出血而中風,更奇妙的是她中風在左腦的部位竟然引發她的興趣和價值觀的大改變,喋喋不休的左腦暫時休息之後,讓她暫時從一個忙碌急躁的科學家變成一位隨興浪漫的彩繪玻璃藝術家,在漫長的身心復健之後,除了回復她原有的專業能力---大腦科學家之後,她仍能釋放右腦的藝術直覺的能力。


       這個故事也再度說明了大腦的無限的可塑性,這也讓我們每天去參加愛笑俱樂部更加有理由了,我們就是要訓練大腦的樂觀神經迴路系統更加勇壯堅實。如果您喜歡心靈的成長,這書值得閱讀收藏。


(洪友崙笑長正在募集團體購買,可以更加便宜,如果有興趣請和他聯絡 0931-133-430 Email :   relifeer@gmail.com )


  「奇蹟」天下出版


 


這段放在YouTube的影片(20分鐘)是TED公益機構邀請Dr.Jill Bolte Taylor現身說法演講,即使聽不全懂英文,但是可以欣賞它充滿感性的肢體語言,尤其更無法想像他曾經是半身不遂的中風病患。


 




一開始她說它之所以對大腦有興趣是因為它有一個哥哥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1996.12.10早上她中風了,腦出血發生在她的左腦接近語言區,除了右半邊肢體不能動彈之外,她也無法說話,也失去讀字的能力,感覺就像一個嬰兒般無助地困在大人的身體,但是更奇怪的是她卻感受到與天地萬物同在無分別的融合狀態。(英文聽力很好的人請翻譯然後寄給我,以便分享,謝謝)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樂不須理由」的勇敢實踐者---愛笑俱樂部


歐美西方國家首先創立每天做的愛笑俱樂部


---美國加州Laguna Beach laguhter club



(好書推介)【快樂,不用理由 做好七件事,快樂一輩子


Happy for No Reason: 7 Steps to Being Happy from the Inside Out




 


這次卡塔 利亞 醫師來台訪問活動之後,給我一種全新的感覺就是「放輕鬆」,以前如果主辦甚麼活動之後,即使很成功,結束之後自己的心情卻是低潮和鬱悶或者虛脫。現在我才頓悟其原因何在‧因為我把「活動」(的成敗與否)和自己的「價值」畫上等號,沒有活動時就價值低落,這就是把「快樂」建築在「好理由」的地基上,表面是這個地基好像很「穩固」(因為理由夠好),可惜世事無常,有哪一件理由可以永久不變地一直好下去,沒有,一件也沒有,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有才華也有大成就的人經常因為偶爾的失敗或是退休,而失眠而變成憂鬱症,他們就是把「快樂」建築在「成就」上。例如明華園的當家小生孫翠鳳,寶來證券的總裁白文正,通通都是非常有成就,卻也曾經罹患憂鬱症,有人幸運地恢復健康,有人就無法走過低潮而結束自己生命。所以,真正最穩固的快樂地基是「快樂不須理由」的部份---內在最原本、最純真、的圓滿本性部份。我們經由愛笑瑜珈運動,逐漸讓我們體驗到這個最重要的部份,我們體驗越來越強時,我們的身心也越輕鬆。外在的名利或成敗,也慢慢地不會影響我們,因為我們已經確認「快樂」真的不須找「理由」,因為「最好的理由」早就在我們身上。



 



金石堂網路書店







這本書利用很多人的見證故事,也有一些大腦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說明,也有很多練習方法,雖然作者的理念和我們愛笑瑜珈完全相同,但是最遺憾的就是沒介紹到笑也可以不須理由,只有一位見證者的故事中有提到愛笑運動,這是此書是唯一美中不足的,但是如果您連同這一本「大笑的驚人力量」買回家,那就非常完美了。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個禮拜天(2009.8.23)率領桃園十幾位笑友到中壢藝術館聆聽洪蘭教授的演講,因為我幾乎已經閱讀了所有洪蘭教授所翻譯的關於大腦神經科學的書籍,有的甚至已經讀了兩遍三遍,一些大腦零件的專有名詞從陌生到熟悉,甚至連英文單字都可以背得出來,自己也很驚訝。所以x聆聽這次的演講等於給自己的大腦知識ㄧ個綜合複習的機會。我特別鼓勵笑友乃至於對身心靈成長有興趣者,都應該對大腦神經有更精確的認識,才能避免落入「怪力亂神」而「走火入魔」的困境。

所以重新貼出一年前的讀書心得報告。







每天參加愛笑,從假笑到真笑的過程,就是磨練我們「意志的自由,選擇的自由」


經常碰到不太認同愛笑運動的人說:


   「我本來就會笑,當我看到有趣的事、讀到幽默文章、看到小丑搞笑、心想事成時、放假在家可以睡到自然醒、看到小孩子天真活潑可愛的樣子、跑步或騎單車而香汗淋漓的舒暢,讓我感覺快樂,我自然會笑出來。而且我這時候的笑是發自內心的,不像你們是硬擠出來的,感覺假假的。」


他所謂「發自內心的笑」固然是真的,其實都是因為某個外在的因緣而笑---也就是「有理由的笑」,小丑、趣事、放假睡覺、天真活潑可愛的孩子、運動場、單車都是引發他產生「真正的笑」的外在因子。當這些外在因子不在時,他就失去理由而無法產生快樂的情緒。我們當然也喜歡這些可以產生非笑友所謂的「真正的笑」的機會,只是我們多了一個選擇,這個小小的分別就是當一切外在因子都不存在時,我們還有一招---無理由的笑,而這個「選擇」就是只有人類---嚴格說應是「有修練的人類」---才能擁有自由意志。


 


認知心理學教授葛詹尼加(Michaels S. Gazzaniga),利用精巧的實驗設計,研究大腦裂腦病人(因為嚴重癲癇而切除胼胝體而讓左右半腦幾乎完全分離的病人)「他認為大腦最終的目的是達到內在認知外在刺激之間的平衡,因此大腦有個『解釋者』(interpreter)座落在左腦半球(語言功能區),將感覺器官送上來的訊息作一個最合理的解釋,必要時,作一些補償性的調整(甚至過度調整而變成偏見),所以我們會產生錯覺,以為腦部受傷的病人會睜眼說瞎話,非常自然的編一個最能解釋現狀的謊話來滿足她合理化的需求。」---洪蘭教授在「大腦比你先知道」一書之序文




Left hemisphere acts as an interpreter. The right hemisphere has not such a system. Michael Gazzinga (1992) has demonstrated this well with the following experiment.


葛詹尼加在1992年做了這個精巧的實驗,證明左腦是「解釋者」,右腦卻不是。


接受測驗的這個人是一位裂惱(split brain)患者---左右之間因為切除胼胝體而無法交換資訊。他被要求根據他的正常的雙側視野所看到的訊息,在下面的很多小圖案中去選擇與大圖案相關的,他的右手指著雞,左手指著鏟子。他解釋說他看到一隻雞爪子,所以選擇「雞」,另外清理「雞棚」需要一把鏟子。由此可知,他的解釋通通和雞有關。雖然他的選擇是正確的---鏟雪也需要鏟子---因為他的左側視野所看到圖案(雪景)還是有進入右腦,但是左腦卻「不知道」所以「講不出來」。所以只好通通「瞎掰----合理化」說:都和「雞」有關

The person two pictures one exclusively to the left hemisphere a chicken claw and to the right hemisphere a snow scene. He was then asked to choose from a number of pictures, which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two pictures shown either to the right and the left hemisphere. He chooses the shovel by his left hand and the chicken with his right hand. His explanation was "The chicken claw goes with the chicken and you need a shovel to clean out the chicken shed". The left brain interpreted the response in consistency with the knowledge of the relation chicken and claw and he did not include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right about right hemifield snow scene. The left brain is acting as an interpreter, the right brain do not have such a system.



 


此書已絕版,只能在圖書館借到。


 


當左腦無法解釋右腦看到的東西時,就會自動發揮「創造力」來「自圓其說」,所以當「我」用語言表達出來時,其實是描述另一個「深層的我」在更早之前就已經決定的行動。所以,有人因為衝動而罵人傷人甚至殺人,事後多是後悔說:「當時我也不知道啊!」雖然不能因此而推卸責任,但是我們卻不能不透過科學家的研究而確認這個「躲藏暗處的我」有更大「指揮權」。這個「深層的我」可為非作歹也可為善助人,「他」躲在哪裡呢?大腦科學家很難明確指出某個位置。如何和「他」溝通呢?用語言可以溝通嗎?我個人認為:無法用語言溝通,除非左腦(意識)卸下所有的「防備」和「過濾」,也就是在身體完全放鬆的情況下。這個「深層的我」也是非常情緒化的,「他」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生存」。所以愛笑運動用非語言的卻也是正面價值象徵的動作---「笑」來和「深層的我」溝通,在結束前,當身心完全放鬆,意識的(自以為聰明的)左腦卸下心防時,才用更明確的語言來和「深層的我」溝通,當「他」認同「笑」所代表的價值時,自然會喜歡傾向愛笑的行為,「情緒腦」與「理智腦」合作,逐漸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取向。


 


我們若能真正練到無理由的笑的精神,就學到空的禪意,就回復赤子之心


就可以真的擁有意志的自由,選擇的自由


延伸閱讀: 「腦中有情」的部分精采內容






Laughter Yoga Session In Tokyo 日本東京的愛笑俱樂部





美國歐普拉秀介紹愛笑瑜珈Oprah Winfrey Show Reggie Wells: Laughter Yoga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笑俱樂部像是一部最環保無耗能的「發電廠」---專門生產強大的「正面能量」,它的「燃料」是每位笑友身上圓滿俱足的靈性,它的「發電方式」是彼此的善良眼神的接觸、敞開的肢體動作和開懷的笑聲。每天早上我們只帶著「一份」能量來參加,但是經過愛笑俱樂部的「物理化學變化」,我們好像「充電」了30-60分鐘,離開時都獲得將近10倍的能量,帶著這樣的正面能量去面對生活上的挑戰,享受生命的每個時刻。有時碰到不如意,我們會耗掉一些能量,但是如果和別人分享能量,帶給別人歡笑,能量卻不減反增。


快樂的表情經常出來,快樂的動作經常出來,快樂的笑聲經常出來,連帶地使大腦的「快樂神經」越來越大條,這是愛笑運動「由外而內」的反應路徑。當我們祈禱時、做感恩冥想時,也一樣會影響腦部的神經元連結,這是愛笑運動「由內而外」的影響方式。這是最便宜最安全又最有趣的快樂心靈訓練方式。最新的大腦神經科學證明,只要願意付出專注的練習,「再老的狗都可以學會新把戲」!


 


今天我們同安公園愛笑俱樂部的「捲毛」就分享了她的見證---她的「快樂神經」真的在每天練習之後而變得更「粗壯」了。她在上禮拜六的家族聚會中,破天荒地勇敢在父母兄弟晚輩面前,表演我們的章魚舞,天真可愛的動作,讓大家從驚訝變成歡笑,也讓遠從美國返國探親的妹妹留下難忘的回憶,促進家族更親密的感情。我們共同分享她的喜悅,這就是「把愛笑對回家」的偉大實例,也是「老狗可以學會新把戲」的證明(這比喻好像對她有一點點失禮)。


 


想瞭解神奇的大腦可塑性,鄭重推薦:


訓練你的心靈,改變你的大腦:

正向心靈訓練可以改變你的大腦




 





  • 作者:Norman Doidge
  • 譯者:洪蘭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 2008年03月28日
  •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573262824
  • 裝訂: 平裝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個外星司令官與一個偵察兵的對話,後者剛自地球回來要向長官報告偵察結果:


偵察兵:〔報告司令官,地球人是肉做的..
司令官:〔肉?
偵察兵:〔毫無疑問..我們從各個地方抓了好些人..帶到偵察船上檢查過了..全部都是肉..
司令官:〔怎麼可能?那些傳送到其他星球的無線電訊號怎麼解釋?
偵察兵:〔他們運用無線電交談..但訊號不是來自他們..而是來自機器..
司令官:〔那機器是誰做的?我們要接觸的是做機器的人..
偵察兵:〔是人類做的..這就是我要向您報告的..是肉製造出機器的..
司令官:〔太荒謬了..肉怎麼可能做出機器?你要我相信肉是有意識的嗎?
偵察兵:〔我不是要您相信..而是告訴您事實..這些生物是地球上唯一有意識的..而他們是肉做的..
司令官:〔也許他們就像歐法人(Orfolei)一樣..是一種碳質的智慧..正經歷肉質的階段..
偵察兵:〔不是的..他們從生到死都是肉..我們研究過人類生命的各個階段..他們的生命並不長..您知道肉的生命有多長嗎?
司令官:〔不用說了..好吧..也許人類有一部分是肉..你知道..就像威迪人(Weddilei)肉質的頭裡面裝著電子腦..
偵察兵:〔不是的..我們也想過這個可能性..因為人類的頭的確很像威迪人..但我說過..我們徹底檢察過了..整個都是肉..
司令官:〔沒有腦子?
偵察兵:..是有個腦子..但也是肉做的..
司令官:〔那.....是什麼東西負責思考?
偵察兵:您還是沒弄清楚..是腦子在思考..就是那團肉..
司令官:會思考的肉?你要我相信有一團會思考的肉?
偵察兵:是的..會思考..有意識..有感情..有夢想的肉..徹頭徹尾都是肉!您明白了嗎?還需要我從頭說一遍嗎?


----------摘錄自「重塑大腦」( 時報出版)其中摘錄自Terry Bisson的科幻小說


They are made of meat.(他們是肉做的)


(總笑長眉批---愛笑運動要鍛鍊的不是「一團會思考的肉」,而是那神奇奧妙的看不見的「意識」---赤子之心的意識---開放的、接受的、好奇的、感恩的、狂喜的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摘錄自「喝個夠再跳舞」----奧修大師的「佛陀法句經」(第二卷)第二章  ..........



『絕對不要變得嚴肅,我的訊息是歡樂的訊息,這是我和佛陀不一樣的地方。佛陀是一個嚴肅的人;沒有一座他的塑像是的,甚至微笑也沒有。是的,有些中國或日本的佛像是微笑的——有時候甚至是捧腹大笑,肚皮都在震動。但那是中國和日本的佛陀。


 


  事實上,如果看到一個中國的佛像和一個印度的佛像,你將無法看出兩者之間有任何關連;完完全全是兩回事。印度佛陀非常嚴肅,他的身體像運動家:寬厚的胸膛、平坦的下腹,沒有一點肚子。而中國佛像,恰好相反——絕對看不到寬厚的胸膛,因為他們的肚子實在是太大了,有的時候甚至可以在大理石的雕像上看到肚皮因為而在震動,他的臉完全不同,圓圓的,給你一種小孩子的感覺。印度佛像的臉看起來非常像羅馬人——因為那是在亞歷山大探訪印度之後的作品,那是希臘和羅馬的風格,那種五官不屬於印度,再仔細看一看印度佛像,那種五官不是印度式的,亞歷山大和他的美讓印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像,所以他們把亞歷山大的臉孔放在佛陀的身體上。


 


  所以佛陀看起來非常地嚴肅,完完全全地嚴肅,你無法看到他。但是當佛教傳到中國時遇到了一種很深的哲學——恰好是它的反極哲學,並在那裏產生了辯證。佛教成為命題而道家成為反命題:佛陀與老子會合。中國佛像是一種交流,一半釋迦牟尼,一半老子——合而為一。那個肚子和笑聲屬於老子,而寧靜屬於佛陀。這是世界上所發生過最偉大的會合,從這裏誕生了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具意義的現像——禪。


 


  禪既非佛家也非道家,它是兩者的結合,這是個奇特的結合。事實上,如果老子和佛陀真的相遇了,兩個人不論從哪一方面看來都不相配。老子是個愛笑的人,他常在村落與村落之間騎著他的水牛閒逛,看起來一定像個小丑,而且他幾乎總是在大笑,笑得在地上打滾,笑這整個存在的可笑生命的荒謬。佛陀和老子是相反的兩極,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個哲學家會變得彼此吸引,兩者都不完整——這個會合使他們更為完整。老子不會認同禪宗,佛陀也不會認同禪宗。』


 


PS:總笑長建議: 在閱讀奧修的書之前應該先讀他的傳記「叛逆的靈魂」,先閱讀「他的行為」再閱讀「他的文字」,再加上「自己的實踐」,否則無法深入理解。


未來佛---彌勒佛 Maitreya  Buddha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擺在家裡,也可以放在心上,每天欣賞,更要每天澆水。


 


這棵「笑樹」的靈感來自Dr.Tal Ben-Shahar「更快樂」一書的第198頁,更來自長期的愛笑運動。


這棵「笑樹」要長得高壯,「笑花」要開得漂亮,「笑果」要結得甜美,一定要經常「澆水」,「澆水」就是經常吸收善知識(正向心理學) 和愛笑運動的練習。「笑花」和「笑果」就是外在的名位財富,都會讓人愉悅,但都是一時的,就像春暖花開,寒冬葉落。這部分是看得到的,所以大家瘋狂追求,以為就是幸福所在。其實這棵「笑樹」最重要的「根基」是內在的部份,回復自己的赤子之心,圓滿俱足的內在本性靈性,深信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深信每個人都擁有享受快樂幸福的權力。內在的部分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感覺得到。


 


每次我們看到一顆樹或一個盆栽,我們都可以這樣想像,養成習慣後,我們心中就擁有一顆快樂的笑樹了。


http://www.laughter-yoga.org.tw/happy_tree.htm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奇怪!可以唸哈佛大學都是有錢又聰明的天之驕子驕女,怎麼還是不夠快樂?所以大家需要上一堂: 如何可以「更快樂」的「正向心理學」?


如何快樂起來?嬰兒都會的,還要請教授來教? 真好笑!


ㄟ,怎麼和「愛笑」一樣,嬰兒都會的,還要請教授來教? 真好笑!





中文版出版了: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

http://www.eslitebooks.com/Program/Object/BookCN.aspx?PageNo=&PROD_ID=2680317387001


作者簡介


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
哈佛大學哲學與心理學博士。他在哈佛開設的「組織心理學」與「領導心理學」的課程分別獲選「最受歡迎課程」的第一與第三名,每學期選修人數高達1,400人,超過學生總數的20%。許多學生向學校反應,這兩門課「改變了他們的一生」。班夏哈的教學及思想引起美國主流媒體的爭相報導,包括《波士頓全球報》、《紐約時報》,以及CNNCBS、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但是總笑長要以自己的教訓經驗來提醒您:看再多的「快樂學」的書,懂得再多的「快樂理論」,一點也不保證您就會變得更快樂。如果沒有配合你的臉部和四肢的動作來練習,能夠「內外合一」self-concordant把理論「表現」出來,而且這種練習必須是「持續的」「重複的」,否則新的態度和習性是很難建立的,所以原諒我還是要向您推銷我們的「愛笑俱樂部」是最好的「共修」的教室。如果您家或公司附近找不到「愛笑俱樂部」,不囉唆,請您創立一個吧!


 



看看書中每個章節其實都符合「愛笑運動」的精神,雖然有些地方總笑長「轉得很硬」。


原序: 探索問題中的問題(每天參加愛笑俱樂部當作一種[儀式],最容易改變自己)
謝辭
第一部 理論篇
第一章 快樂是什麼?(沒有「笑容和笑聲」就沒有快樂)
第二章 兼顧現在與未來 (每天都要笑)
第三章 快樂的定義(不管您怎樣定義「快樂」,都無法缺少「笑容和笑聲」)
第四章 終極貨幣(內在形式是快樂:外在的形式就是:笑)
第五章 設定目標
第二部 應用篇(沒有任何領域可以缺少「笑」)
第六章 教育上的快樂
第七章 職場上的快樂
第八章 感情上的快樂
第三部 思想篇
第九章 利己與利人(當您願意當笑長時更能體會這一點)
第十章 快樂推進器(每天早上我們笑友都會一起享用這個)
第十一章 超越短暫的快感(內在的笑--感恩--絕不是一時的快感)
第十二章 讓自己發光(當笑長的人都知道自己在發光發熱)
第十三章 善用想像力(沒有想像力是無法玩愛笑運動)
第十四章 放慢腳步(愛笑之後,隨緣自在,外物何必攀求)
第十五章 快樂革命(愛笑運動的好處目前只有非常少的人知道)
結語 活在當下(每個笑都是活在當下,你可以回憶過去也可以想像未來,但是一定笑在當下)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 大腦達人 王秀園著P.33)


用愛笑運動讓腦部更進化


上面這個圖案是幾百萬年來人類腦部的進化圖,顯示大腦的容量在適應環境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大,更有趣的是大腦皮質(neocortex)部分的增大,更重要的是皮質中的前額葉(prefrontal lobes)----掌管情緒控制、推理、計畫、執行----所佔的比率是所有動物中最高的:貓,很聰明?比率只佔3.5 % 狗也很聰明?只佔7 % 黑猩猩則是17% 你我的腦袋裡面則高達27%的比率。這麼高的比率,讓人類可以發展並享受高度的物質文明,但是,卻還是不能保證你可以比你家裡那隻看到你就猛搖尾巴的笨狗更快樂。顯然我們的腦部需要更進化,才能讓擁有近千個大小零件的腦部可以更和諧地運作。如何可以鍛鍊呢?EQ作者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去年新出版的「SQ-I-You 共融的社會智能」說「社會互動會藉由神經功能塑性(neuroplaslicity)來改造我們的大腦,重複出現的經驗能夠改變神經元及其突觸連接的型態、大小與數目」(p.28) 科學家也已經用功能性磁振造影儀(fMRI)來掃瞄長期靜坐冥想者的腦部,因而證實這些人擁有快樂的腦---左前額葉的活動力很強。如果靜坐冥想---可以,那我們愛笑運動也算是一種冥想靜心,只是它是動態的又發出聲音的,很有可能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這樣的效果也確實在很多原本憂鬱悲觀的笑友的身上(其實是腦部)產生變化,只是沒有科學家真的對於笑友的腦來做這樣實驗。但是,管它有沒有根據,科學家是後知後覺,他們總是針對「已經發生的現象」去尋求「合理的解釋」,讓我們來負責「製造」這個已經發生的現象,然後再吸引科學家來研究我們,所以,既然是「鍛鍊」,我們就要每天做,確確實實的做,才有可能「進化」。我們所有勇敢的笑友們是腦部進化工程的先鋒部隊,耶!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問題」帶來「好答案」


我們不要問:「我快樂嗎?」 因為這樣的問題的答案只有兩個:「YES」或「NO」(或者再加上另一個不是答案的答案:「不知道」) 就算回答「YES」;卻又引出另外更嚴重的問題:「甚麼才是真正的快樂?」「快樂要怎樣比較出來?」「和別人比嗎?還是和自己比呢?」這些問題的答案比前面的更複雜難解。而且這裡的「快樂」只存在於「目標達成」的某一個時間點上。所以我們應該換個聰明的方式問:「我如何可以更快樂?」這樣的問題可以有千萬種答案,可以找出千百種方法,然後每個人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追求。而且最重要的是快樂的定義由自己來訂,快樂的感覺強弱則自己的過去比較。這裡的「快樂」則存在於追求快樂的「過程」中時時刻刻。而非只是短暫的一個「光榮」時刻‧


 


以上內容摘自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Dr.Tal Ben-shahar的書Happier: 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2007.5.10)


他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課程非常受歡迎,將近千位同學選修他的這個課程,為了容納這麼多同學上課,只好借用戲劇廳,觀眾席有上下兩層。 由此可見,即使是美國天之驕子才能進入的最高學府的哈佛校園,「如何可以更快樂?」卻是最重要議題。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斃了那隻狗!Don’t Shoot The Dog !  (博客來網路書店可試讀部分內容)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0193


·                                 作者:凱倫.布萊爾 Karen Pryor  譯者:黃薇菁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70428


 


 


總笑長強力推薦這本書,尤其身為父母、老師和公司團體的主管,或是對於教育訓練有興趣的人。


其實這本書不算是新書,原版是1999年出版,台灣竟然2007年才出版。我在其它關於自我成長的書上一再地看到這本書被推薦。只是心想:此書作者是馴獸師、動物行為學者,我又不要訓練貓狗玩把戲,幹嘛讀這種書?但是現在讀了之後,真是相見恨晚。因為人類也是動物,雖然號稱萬物之靈,其實還是脫離不了「刺激反應」的制約原理。作者自己也承認原本對孩子經常用大吼大叫,自從學習訓練動物的技巧之後,她自己竟然變得比較心平氣和地對待自己的孩子。作者極力強調,非語言訊號不只是對動物有效(動物不懂語言),對人類一樣重要,社會學者也研究出,人際溝通70%是依賴「非語言」部分(表情、姿勢、語氣、音調),文字語言只佔30%,當這兩類訊號透露出的訊息是彼此矛盾時,一般人都選擇相信「非語言」的部分。作者強調:要「塑形」shaping動物(和人類)產生一個「好」行為,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處罰,是鼓勵的、正面的「增強」反應,而且時間點(timing)非常重要。我們人類之間的溝通,經常過於依賴文字語言和符號,所以很容易「老大慢半拍」。孩子行為作對了,父母經常沒有立即給予鼓勵,孩子當然會陷入無所適從的缺乏自信狀態。訓練者(父母、師長)總是「高高在上」地教導地位低下的「學習者」。因此當學習效果不佳時,都是「學習者」的錯。但是動物訓練時,訓練師如果只是會罵「笨狗!」「蠢馬!」,而不改變自己的訓練方法(溝通技巧),恐怕動物永遠學不會新行為。作者也發現真正的訓練學習情境是「玩」的狀態,雙方要「玩」,當然地位是平等的。再回頭看看我們愛笑俱樂部的運作方式,我們經常彼此相視而笑,經常彼此互相肯定和稱讚,換言之,我們經常發出正面的「增強」信號,所以我們笑友之間、笑長之間,會成為好朋友,我們的新行為---愛笑(甚至是「幽默」、「慈悲」、「創意」)也在充滿正向鼓勵的氛圍中自然產生了。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小心!我們的潛意識每天學了什麼?


二十世紀初,一位法國醫生愛德華‧克拉派瑞(Edouard Claparede)的一個病人在大腦受傷一後,失去了所有記憶新事物的能力,每一次克拉派瑞醫師踏進病房都要重新自我介紹,這位病人完全不記得曾經見過他。這個情形甚至嚴重到僅是踏出病房幾分鐘,病人就忘記這位穿白袍的人是誰。


有一天克拉派瑞醫師巡視病房時,他突然想到一個新招。平常基於禮貌,他進病房時都會先跟病人握手致意,但今天在他跟病人握手時,病人飛快的把手抽了回去,因為克拉派瑞醫師在手掌上藏了一個大頭釘,刺痛了這位女病人。過幾分鐘後,他第二次再進入病房要跟這位病人握手時,雖然病人還是一樣不認得他,但是卻拒絕把手伸出來和他握手,也說不出為什麼不肯握手的原因(因為這是失禮的)。


對這位病人來說,已經不再是一位醫生,而是代表著危險的訊號。雖然病人喪失記憶力,但是那只是對意識上而言,在潛意識上還是有學習能力,只是透過另一條路徑而已。


雖然我們記憶力正常,意識能力正常,但是我們每天也透過潛意識也不斷學習東西進入腦袋,其中最大部分就是廣告(有形商品和無形商品)。所以,小心喔!潛意識在「神不知鬼不覺」中,每天幫我們偷學了什麼?


今天天氣陰雨,同安公園愛笑俱樂部只有7位笑友(後來陳泰淵笑長竟然出現了)最後共八位,通通是老笑友,但是我們玩「魔鏡的笑」,輪到他們帶領時,都喜歡說:「我忘了有什麼笑的動作?」我也喜歡稱讚他們說:「那你真的有進入忘我狀態,非常好!」只是,我更好奇是:


「如果我們忘了,哪在整個過程中,我們的潛意識學了什麼?」


知道嗎?如果知道,歡迎分享!


以上內容部分摘自「腦中有情:奧妙的理性和感性」約瑟夫‧李竇/ 洪蘭/ 遠流出版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溝通、溝通----有溝卻沒通


最近輔導幾對溝通有問題的夫妻時,發現「大人大腫」的大人竟然會經常出現「聽不懂」「看不到」「聞不出」「感覺不到」配偶要傳送給自己的訊息。更好笑的是明知「無效」,卻不想轉換方式,堅持繼續用無效的『傳送』和『接收』方式來溝通(不太好笑的是:總笑長自我反省,竟然也發現自己也有這毛病)。根據神經語言程式學NLP的研究,一般人溝通時都偏重運用某一類的感官來『傳送』和『接收』,先生如果發出的訊號是「聽覺型的」:例如口語,文字。太太的接收方式卻是偏重「觸覺型」:例如:擁抱、握手、等等用身體去感覺的。當先生雙手插腰口沫橫飛地講大道理時,太太的感覺就是「又在碎碎唸了」,不管怎樣苦口婆心,都像馬耳東風,沒有進入腦袋,這 時 先生應該放棄「聽覺訊號」多多發出「觸覺訊號」,例如講話時握著她的手,如果不能握,也要充滿「感性」的文字,配合豐富的表情和肢體動作,例如「笑」,才能讓「文字口語」搭載在「觸覺」列車上駛入對方的腦袋之中,其實這種「伎倆」也不是什麼新理論,男生在結婚前,為了獲取女生芳心,「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就是運用各式各樣的感官訊號來「轟炸」女生,一會兒甜言蜜語,一會兒牽手散步,看恐怖電影,坐雲霄飛車,約會的餐廳要「燈光美、氣氛佳」,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只是結婚後,男生就容易「懶」下來了,只想用最省事最習慣的方式:說話。難怪容易發生溝通不良的問題。


我們既然在愛笑俱樂部鍛鍊出了「厚臉皮」(其實是身體和心靈的柔軟度),回家就要運用在自己的家人的溝通上,勇於嘗試各種感官的方式,總笑長敢拍胸脯「掛保證」:「有代誌,我負責」,但是總笑長要非常非常嚴肅地聲明:這些技巧一定在「赤子之心」---純真的愛---的前提下使用才有效,否則都是「操弄」,反而有更糟糕的後果。


總笑長在深切反省之後,目前已經養成習慣了:每天早上第一眼接觸太座時,一定配上大大的笑容。效果粉好。



建議閱讀:「改變你的未來---如何使用NLP技巧」理查‧班德勒/ 世茂出版(已經絕版)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9 Wed 2007 12:00
  • 改變



今天新聞報導一個歌星離婚了,原因是「個性不合」,但幸好他們還可以保有「朋友」關係,非常難得。


夫妻仳離,總是說「個性不合」,其實是「溝通不良」。但是歸罪「個性不合」彼此都不用負責任而保留了面子,若承認是「溝通不良」則雙方都要負「改變」責任,所以其實是彼此都不願意「改變溝通方式」,但是雙方也都忘記了在很久很久以前他們的戀愛時期,「改變溝通方式」是家常便飯---有時候送花,有時候耳邊細語,有時在「燈光美氣氛佳」的餐廳享受美食,當然更有「無聲勝有聲」的肌膚接觸(牽手、KISS和.....)----讓彼此的感官應接不暇,生活上充滿彼此的正面情緒的感應點。想要擁有幸福婚姻,就是要多多改變溝通方式,多多建立正面情緒的感應點。如果您要試試看「改變」的效果如何,請邀請您的配偶一起來參加愛笑俱樂部。「有事」我負責到底。



祈求


「上帝給我們雅量平靜地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給我們勇氣去改變應該改變的事情,給我們智慧去區分甚麼是可以改變的,甚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Reinhold Niebuhr,"The Serenity Prayer"平靜禱告詞(1934)



 


人人都需要改變---成長,但是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原則只有適用於別人---老公希望老婆要改變,老闆希望員工要改變,媳婦希望婆婆要改變,老爸希望兒子要改變.....


 


面對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需要「笑」,因為可以笑出不完美的美。


我們的很多殘障朋友經常給我們燦爛的笑容,他們已經做了完美示範。


 


面對我們需要改變的挑戰,我們也需要「笑」,從「笑」之中我可以產生改變的「勇氣」。更可以產生改變需要的「彈性」。


 


如何分辨哪些是可改變哪些是不可改變的,我們需要「智慧」,智慧也可以從「笑」中產生,因為我們可以「笑破我執」,「笑除貪嗔癡」,煩惱不見了,智慧就可以出來了。



 


改變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良師益友的,因為這樣才更容易從他們的回應中看到真正的自己,「笑」讓我們彼此有正面的連結,組成愛笑俱樂部,一起改變,一起成長。


改變可能有些痛苦但是也可以很輕鬆愉快,就像在愛笑俱樂部一樣。


改變可能要經年累月,也可能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就像在愛笑俱樂部一樣。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總笑長推介好書:「快樂為什麼不幸福」Stumbling on Happiness






作  者:丹尼爾吉伯  編/譯者:戴至中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06.12.18


在颱風來襲中,總笑長一口氣讀完一本新書「快樂為什麼不幸福」,作者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用幽默風趣的文筆,將生硬的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哲學和行為經濟學深入淺出地介紹給讀者,輔以數量繁多的科學實驗數據,更見說服力。讓我驚訝地認識我的人性弱點所在,竟然也是優點所在---想像力。它可能是你的快樂之源,也是痛苦製造者。然而,幸好我有一個對治良方─就是「愛笑運動」。它讓我能輕鬆看待自己過去荒謬之處,或慘痛教訓,也能讓我樂觀面對未來挑戰,更能訓練我活在當下的能力。哈哈哈!總笑長雖然有一點特別,但也不至於太特別到能逃脫市場調查的統計樣本之外。總笑長雖然有一點想像力,但是對於未來的事情,最好還是多參考一些前輩的經驗談,尤其是生命過程的體驗。所以,以後每次我發現我的樂透又貢龜時,我會說:「好家在,幸好我沒有中!哈哈哈!」然後我可以安份地做個樂天知足的普通人。


勇敢追求愛笑的笑友和笑長們, SENDESH山帝仕老師的「動一動、笑一笑、搖一搖」課程真的很適合您開發更深入的愛笑本能。總笑長未上課之前,還不太相信「笑」可以長達15分鐘喔。哈哈哈!報名參加的學員能量都很強,所以學習的效果更好。歡迎報名9/2日的課程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