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奧地利精神科醫師-維克多.法蘭可 Viktor E. Frankl
他年輕時曾經在納粹集中營渡過悲慘的時光,老爸死在他懷裡,母親死在毒氣室,哥哥死在危險的礦坑裡--雖然日子過得很痛苦,但是他擁有「活在當下」的生活哲學,放下悔恨怨歎的念頭,樂觀勇敢活過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光。



因為
他很幽默,很會講笑話,所以即使每天被納粹逼迫做苦工,晚上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到牢房後,大夥兒總是起鬨要他講個笑話。他還是願意提起最後的一絲絲力氣,苦中作樂,為難友們講個笑話,撫慰一群苦悶的心靈。

因為他雖然疲累,卻清楚覺察到在「刺激」與「回應」之間存在一個「空隙」
他要掌握住這個「空隙」,證明他是命運的主人,而不是命運的奴隸。
他要證明即使他的身體被監禁在暗無天日的牢房中,他還是擁有「自由」的靈魂。

這個力量就是活在當下的力量
That is the power of Now.

這也是為甚麼我最近幾年總是不厭其煩,苦口婆心要傳達給笑長笑友的訊息!
我們要笑出當下的力量!


【在刺激和回應之間有一個空隙
在這個空隙中,即是我們選擇如何回應的力量。
回應中,有成長和解脫。】

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re is a space. In that space is our power to choose our reponse. In our response lies our growth and our freedom.



一個人的所有東西都可以被剝奪,除了一件以外:在任何情況下,人類最後的一項自由,即選擇如何活下去的態度。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or a wo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human freedoms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to choose one's own way.



「遭遇不幸時,我總會這麼做:想像自己雙膝下跪,祈禱以後別發生比此刻更不幸的事。但重要的不只是我們以後能倖免於難,過去的幸運我們也不能忘記。」
 
Viktor E. Frankl

Read more at http://www.brainyquote.com/quotes/authors/v/viktor_e_frankl.html#TOUdEh8KAjEghtK0.99
維克多.法蘭可 Viktor E. Frankl

延伸閱讀

命運是被祝福的,意義是去相信的:《意義的呼喚》讀後


他年輕的時候就喜歡一種非常危險又刺激的極限運動--攀岩,即使到80歲他依然能夠做到。因為這是一項需要完全專注在當下的運動,一不小心「失足」就是粉身碎骨。



另外,他也喜歡駕駛飛機。甚至從開飛機中悟到「人要有較高的自我期許,最後至少能成為一個正常的普通人」就像飛機在強烈側風下要降落目標區之前必須花更多力氣偏側飛行一 樣。
Finding meaning and purpose in our lives -- importance of hope and idealism









維克多?法蘭可(Viktor E. Frankl)是維也納大學的神經暨精神病學教授,並曾擔任美國哈佛以及匹茲堡、達拉斯等地的大學教授。加州的國際大學還特別為他設立了一個意義療法講 座。「意義療法」是法蘭可所創的精神醫療方法,也稱為「第三維也納學派」(第一和第二學派分別是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他曾獲得世 界各大學頒發的27個榮譽博士,也曾獲得奧地利的最高學術成就獎,並獲選為奧地利科學院的榮譽會員。此外,他也在維也納市立醫院門診部神經科擔任過25年 的主任。他寫的31本書裡,有些被譯成24種其他語文,包括日文、中文、俄文。光是其中一書的英文版《意義的追尋》(Man's Search for Meaning)就銷售了九百萬本,並被美國國會圖書館列為美國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之一。由其他人寫的關於法蘭可和他的意義療法的著作,共有131本書、 151篇博士論文、一篇大學授課資格鑑定論文、和發表在各學術刊物上的一千三百多篇文章。一九九五年,德文版自傳出書時,他仍在維也納大學授課。







作品
《意義的呼喚: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可自傳》





如何在苦難中尋找生命的意義?


Viktor Emil Frankl - Logotheory & Logotherap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hohaha888 的頭像
    hohohaha888

    百善笑為先-愛笑俱樂部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