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萬年公園愛笑俱樂部:每週日特別節目:愛笑靜心
阿葉笑長說:「我們從假笑開始,嘻 嘻 嘻 .....」
哈 哈 哈....
「哈哈哈,笑到凍未條了」
感謝屏東笑友小雯的精彩攝影,更多精彩笑影在這裡
禪的笑
一天,佛陀要作一次特別的演講,成千上萬個信徒不遠萬里地趕來。 佛陀出現的時候,他手持一朵花。時間一點點地流逝,但佛陀卻什麼也沒說。他只是看著那朵花。人群開始騷動。而摩訶迦葉(Mahakashyap)則再也忍不住地大笑了起來。
佛陀示意他過去,把花遞給了他,並對人群說: 「我發現一種正確的教導方式。所有能用語言傳授的,我都已經傳授給了你們;但對於這朵花,我要把其中的秘訣傳授給摩訶迦葉。」
這是個最有意義的故事之一,因為通過它傳播了禪的傳統。佛陀是源泉、摩訶迦葉是第一傳人,是禪的師祖。佛陀是源泉,摩訶迦葉是鼻祖,而禪的全部傳統——地球上現存的最美好最具生命力的傳統,便是以這個故事為源頭開始傳播的。
要試著去領悟這個故事的意義所在。一天早晨佛陀來了,像往常一樣人群已聚集在一起。許多人在等著聆聽他的教誨。但有一件事不同於往常——他手持一朵鮮花。從前他手裏從沒有拿過任何東西。人們以為那一定是某人獻給他的花。
佛陀來了,他坐在樹下。人們等了又等,而他就是不說話。他甚至沒有看他們。他只是一直看著那朵花。幾分鐘過去了,幾小時過去了,人們開始變得不耐煩了。
據說摩訶迦葉忍不住了——他大聲笑了出來。佛陀叫住他,把花給了他,並對聚集的人群說: 「一切可以用語言來說的東西,我都已經說給你們聽了,而那些不能用語言來講述的,我則傳授給了摩訶迦葉。其中的秘訣是無法言傳的。我把這種秘訣傳給了摩訶迦葉。」
而這就是禪宗的起源。摩訶迦葉成了這把金鑰匙的第一位持有者。以後在印度相繼過有六位 傳人,直至菩提達摩(Bodhi-Dharma)。他是金鑰匙的第六位傳人,然而他尋遍了全印度,卻找不到一個摩訶迦葉那樣的能人——一個能夠領悟靜默的 人,為了找尋一個能將金鑰匙傳給他的人,他不得不離開了印度,否則鑰匙就會失傳。
於是佛教隨著菩提達摩進入了中國,他要在這裏尋找一個能將金鑰匙傳授予他的人,一個能領悟靜默的,一個能心與心相談而頭腦不會窘困的人,一個沒有頭腦的人。
這種超越語言的交流只有通過心與心才能實現。於是,整整九年,菩提達摩找尋了全中國,最後才找到一個人。
這位中國人便成了第七位大師。這把鑰匙至今仍在被傳送著,這把鑰匙仍在那兒;某人仍舊掌握著它。河水並沒有乾涸。
我們甚至會要求佛陀講話,因為那便是我們的全部所知。這是很愚蠢的。你應該學會寧靜地 與佛陀在一起,因為只有那樣他才能進入你。他可以通過語言敲響你的門,但他卻永遠無法進入你;只有借助寧靜他才能進入你,而除非他進入,否則什麼也不會發 生在你身上。他的進入會給你的世界帶來一種新的要素;他進入你的心中,會帶給你一種新的心跳,一種新的脈膊,一種新的生命釋放,但只有他進入那才成。
摩訶迦葉嘲笑人們的愚蠢。他們在不耐煩地想:佛陀什麼時候才會站起來打破這份沉寂,這樣我們就可以回家了?他大笑了起來。
於是笑聲從摩訶迦葉開始,隨著禪的傳統世代相傳。沒有任何一種其他傳統會大笑。在禪宗的寺廟裏,人們不停地大笑,大笑,大笑。>
摩訶迦葉大笑,在他的笑聲裏包含了很多的層面。其中之一便是笑整個場面的荒謬,笑沒有能夠領悟佛陀的寧靜,都在期待著他開口說話。佛陀一生都在強調真理無法言傳,但每個人卻都還在期待著他講話。
其中之二——他亦在笑佛陀本人,笑他製造的整個可笑的場面,笑他手持鮮花坐在那裏,一直注視著那朵花,令每個人都感到那麼的不自在,那麼的不耐煩。他不停地笑佛陀創造的這整個戲劇性的情況。
其中之三——他笑他自己。為什麼直到現在他才剛剛領悟?整件事是那樣的容易簡單。一旦你領悟,你一定會大笑。因為根本就沒有什麼可以讓你去領悟的。根本就沒有任何困難需要你去克服的。一切都早已是顯而易見的。你怎麼竟會視而不見呢?
佛陀靜坐在那裏,而小鳥卻在樹上歡唱,微風掠過樹梢,每個人都顯得焦躁不安,摩訶迦葉悟到了。
他悟到了什麼?他領悟到其實沒有什麼需要去領悟的,沒有什麼需要去講述的,沒有什麼需要去詮釋的。整個場景是簡單透明的,並沒有什麼隱含於其中。沒有必要去探尋,因為一切都在那裏,此時此地,在你的內在。
他亦笑他自己,笑那麼多人所做的可笑的努力,只是為了去領悟這份寧靜——笑如此多的思考。
佛陀叫住他,把花給了他並說:「在此,我把秘訣傳給你。」
秘訣是什麼?秘訣就是寧靜和歡笑——內在寧靜,外在歡笑。而當歡笑出自于寧靜這這種笑便不是塵世的笑,而是神明的笑。
當歡笑出自于寧靜,你便不再是拿任何人取笑。你只是在笑整個天大的笑話。而這確實是一 個笑話。所以我要不斷地說些笑話給你們聽,因為笑話中包含的道理要比經文中多得多。而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因為在你內在,你擁有一切,而你卻到處在尋尋覓 覓。這不是笑話又是什麼呢?你是國王,卻在街上像個乞丐;你不只是在扮演,不只是在欺騙他人,你亦是在騙你自己說你是個乞丐。你具有一切知識的源泉,卻不 停地提問;你擁有一個聰慧的自性,卻自以為無知;你的內在是永恆的,而你卻害伯畏懼死亡和疾病。這確實是一個笑話。如果摩訶迦葉笑出來的話,那他做對了。 摩訶迦葉仍是寧靜的,他內部的河流一直在無聲無息地流淌。他把鑰匙傳給了別人,那把鑰匙依然存在,依然可以開啟門扉。
這是兩個方面。內在的寧靜——這份寧靜如此之深,以至於你的生命中沒有顫動;你存在 著,但沒有情緒的波動;你只是一泓池水,沒有波濤,甚至沒有泛起一點點漣漪;你的整個生命是寧靜的,安寧的;在你的內在,在你的核心處,是寧靜的——而在 其界外,則是歡慶與歡笑。也只有寧靜才可能歡笑,因為只有寧靜才能領會這天大的玩笑。
我要告訴你們,與悲傷同在的寧靜只是一種假像,一定有什麼地方出了錯。你已經誤入了歧途,你已經偏離了軌道。只有歡慶才能證明達到了真正的寧靜。
真正的寧靜與虛假的寧靜之間有何區別呢?虛假的寧靜總是被迫的。它要通過努力才能獲得。它不是自發的,它並沒有發生在你身上。是你人為地使它發生。
你安靜地坐著,頭腦卻極為騷動。你要壓抑它,於是你便笑不出來。你會變得很傷心,因為 歡笑是危險的——如果你大笑你就會喪失寧靜,因為在笑聲裏你無法壓抑。歡笑與壓抑是相抵觸的,如果你想壓抑,你就不該笑;如果你笑了,一切就都會流露出 來。你的真實就會在笑聲裏流露出來,你的假面就會消失。
這就是秘訣——其內在是寧靜,其外在是歡慶,是歡笑。要喜慶與寧靜。要在你的周圍創造更多的條件——不要強迫你的頭腦寧靜,只需在你的周圍創造更多的條件,從而內在的寧靜可以自然流淌。
靜心並不會將你帶入寧靜。靜心只能創造一個寧靜發生的環境。而這個衡量的標準應該是——每當寧靜發生的時候,歡笑就會進入你的生命。你周圍的一切就會欣然歡慶。
當寧靜溢時,它就會變成歡笑。它會變得極為洶湧,從而開始向四面八方溢流。他大聲笑著。那必定是一種狂笑,在那笑聲裏,摩訶迦葉不存在了。寧靜在歡笑,寧靜開花了。
只有當寧靜變成了一種歡慶,你的成道才會完善。因此我要強調,每當你靜心之後,你應該歡慶。每當你寧靜之後,你應該享受它,你應該心存感激。你應該對所有的一切表示深深的感謝,為了你能夠有機會存在,為了你能夠靜心,為了你能夠寧靜,為了你能夠歡笑。
靜心觀照---第十八章 只是坐著 (奧修電子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