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ources:美國讀者文摘中文版:  2010年10月版; 寬恕的力量, By AGETA SZEKELY

當有人建議我寫一篇關於「寬恕」的文章時, 我不禁自忖, 還不如寫寫「報復的力量」 呢, 這樣的例子倒是舉不勝舉.


英國著名歌手, 作曲家和鋼琴家愛爾頓∙約翰爵士曾說: ‘對不起或許是最難說出口的三個字.’ 但我發現, 原諒這個詞也經常被誤讀. 我們不太容易原諒他人, 是因為我們總覺得原諒他人就意味著委屈自己.


「傷害我的人不值得我去寬恕」 我們常常會這樣想. 「如果我原諒了他, 就會有人利用我的善良, 我也可能再次受到傷害.」


無論是父母在孩子年幼時的過失, 別人對自己一片真心的誤解, 或者僅僅是10年前堂妹無心說的一句「你可真胖」, 我們都可能會怨恨至今. 這些傷口非但不曾隨著時間而消退, 反而被當作寶貝似地深埋心底, 時不時就從記憶裡拿出來, 如同翻閱相冊或者品鑒珍寶那樣細細回味. 每當此時, 那些未能被寬恕的往事就構成了一部傷感電影, 種種細節歷歷在目, 揮之不去. 往昔的怒火重被點燃, 當下就變成了滿腔的怨恨.


那什麼能讓我們真正原諒別人呢, 一顆大公無私的心? 在這樣一個殘酷的世界裡, 又有什麼是真的無法寬恕的?


寬恕是一種能夠影響你一生的情感, 要理解它的含義並且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寬恕, 我們必須弄清它是什麼. 專家們一直在探究什麼是真正的寬恕, 它已經構成了科學研究的一個領域, 雖然仍有很多爭論, 但也有了不小的成果.


憤怒是一架盤旋待降的飛機


弗雷德∙拉斯金Fred Luskin, PhD, director of Stanford University's Forgiveness Project是位諮詢師, 也是一名健康心理學家, 並在斯坦福大學領導著一個有關 ‘寬恕’ 的課題研究小組. 在這個名為 ‘原諒他人即自我療傷’ 的研究項目中, 他完成了對眾多案例的研究, 並最終把那些久久無法釋懷的情感比喻成在空中連續飛行了數周的飛機, 消耗著為緊急情況預備的能源.


「這些憤怒的飛機慢慢累積著壓力, 最後的結局通常是墜毀,」 拉斯金說, 「而寬恕則是著落後那一刹那的平靜.」


拉斯金指出寬恕既不是一味承受他人給予的傷害, 逃避痛苦的回憶, 或者為錯誤的行為找藉口, 也不是一定要你和傷害實施者妥協.「 寬恕是對你而言的, 和那個傷害了你的人無關,」拉斯金說,「學習寬恕其實就像學習踢球. 在研究中, 我們發現人們擁有憤怒的能力, 也能很好的運用它, 因為人們通常不會把情緒浪費在憤怒或者無法改變的事情上. 我們知道雖然寬恕無法改變已經受的痛苦, 但卻能夠將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寬恕使得我們的飛機最終著落, 進行必要的維護和休整.」


拉斯金認為, 寬恕並不是讓那些傷害了我們的人可以僥倖逃脫, 也不意味著我們要被動地接受不公平的待遇, 它的目的在於給我們自己一種內心的寧靜.


然而, 傷害大到無法寬恕, 又該如何呢?


原諒他, 因為我們都是受害者


越南戰爭時期, 確切地說是1972年11月8日, 吉姆∙普克一家為了躲避美軍的空中襲擊, 逃到了一座離家不遠的佛塔內. 然而, 面對從天而降的汽油炸彈, 小小的佛塔毫無招架之力, 一切都陷入火海之中.


在那危急時刻, 美聯社記者鄔尼克抓拍下了一張後來引起轟動的照片. 照片中是9歲的吉姆, 她的身體被三度燒傷, 全身赤裸, 正在嚎啕大哭. 但在挺過了17次手術後, 吉姆仍然活了下來.然而更了不起的是她寬恕了約翰∙普拉默上尉 – 那位下達了空襲吉姆家所在村莊命令的長官.


在<烈火的饋贈>一書中, 吉姆告訴女記者依瑪∙桑切斯, 她在見到普拉默後上前給他一個擁抱, 而不是耳光. ‘我們都是戰爭的受害者. 當時仍是孩子的我是受害者, 而他, 一個必須服從命令的軍人, 也是受害者. 我經歷了肉體的痛苦, 但他遭受了比我更強烈的精神上的折磨.’


吉姆將她昔日所受的傷害變成了今天的積極行動. 她到處遊說, 呼籲世界和平. 她是 ‘吉姆國際基金’ 的主席, 向戰爭受害者伸出援手.


恢復力 – 釋放內心的自由


博裡斯∙西魯爾尼克的父母雙雙死於納粹集中營裡, 當時才6歲的他成功逃了出來. 戰爭結束後, 他一直在不同的難民營中輾轉漂泊, 直到在一家慈善機構的農場裡安定下來. 在那裡, 鄰居們教他如何欣賞文學作品以及熱愛生活. 他曾決心成為一名醫生, 學習救人性命的技巧, 但最終他卻成為了精神病醫生, 神經學家, 作家和精神分析家, 專注於心理學中對「恢復力」的研究 – 即個人克服困難和在危機時刻保持堅強的能力.


‘恢復力是指和命運之間的抗爭,’ 西魯爾尼克說, ‘這做起來很難, 但是它釋放了內心的自由, 使我們不再被過去的傷痛所折磨.’


只有這樣, 那些遭受過巨大災難或者經歷了痛苦情感折磨的人才能擺脫受害人的角色, 並像西魯爾尼克和吉姆那樣開始新的生活. 你可曾考慮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兒時遭受冷漠或者虐待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 有一些淪為罪犯或者施暴者, 而另一些卻從苦難中恢復, 成為負有責任心的人, 堅強而樂觀, 擁有幸福成功的生活? 答案就是恢復力. 要做到這個, 寬恕是關鍵.


心理治療師, 拉美人類發展協會主席和墨西哥全面導向協會主席, <學會成長>一書的作者羅莎∙阿根廷娜裡瓦斯∙拉卡認為, ‘如果不學會原諒他人, 我們就無法成長進步, 也無法堅強地面對困難. 我們將永遠沉溺於悲傷中, 無法恢復. 有些人總是怒氣匆匆, 想讓全世界都知道他們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其實他們並沒有意識到, 這麼做最終受傷害的其實是他們自己. 對於我們痛苦的過去, 沒有人會在乎; 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所做的和能夠給予他人的一切. 當我們緊緊抓著舊傷口不放, 自憐自艾的情緒讓我們無法關注和幫助他人. 倘若我們把自己定位為苦難的殉道者, 那就只能坐等他人伸出援手, 讓一切可以奇跡般地回到正軌.’


裡瓦斯∙拉卡約還指出, 寬恕讓我們坦然地面對自己脆弱的一面, 也使我們意識到我們無需刻意隱藏這種脆弱. 認清自己的不足可以讓我們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還不只如此, 研究還發現寬恕在醫學上同樣具有不小的療效.


寬恕有益身體健康


除了有益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 釋懷對我們的生理健康也大有裨益. 這絕不是誇大其詞. 威斯康辛大學所做的一項名為 ‘寬恕和身體健康’ 的研究表明, 學習原諒他人可以幫助中年人預防心臟疾病.


這項研究還指出, 越是能夠原諒他人的人, 其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概率越低. 然而, 如果一直對所受痛苦耿耿於懷, 患上心血管方面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關於重揭舊傷疤, 也有很重要的研究發現. 其中一項指出, 對於那些讓人不安和憤怒的事情, 只要想上5分鐘就會降低我們的心率變異性指標. 心率變異性指標是衡量神經系統綜合狀況的標準, 同時也體現了心血管系統總體表現的靈活性, 而這種靈活性對於心臟是否能夠很好地承受壓力非常重要.


同樣的研究還顯示, 5分鐘的消極思考會減緩人體免疫系統的反應, 其防禦機能也會隨之下降.


寬恕有益於身心健康, 它不僅對他人, 同時也對自己大有好處. 尤其是當我們自己犯了錯誤或者有負罪感的時候, 倘若我們能夠寬恕自己, 就不需要再感覺自己像個罪人那樣應得到懲罰.


寬恕不是遺忘痛苦, 也不是否認痛苦. 相反地, 寬恕讓我們擁有全新的開始, 讓纏繞著我們的憤恨遠離, 迎接新的機遇.


充滿愛和理解的寬恕是對他人的慷慨, 但更是對自己的一份饋贈.



愛的寬恕(讀者文摘中文版:  2010年10月版)

面對殺死自己的獨生子的少年,她選擇原諒,
原本桎梏的心靈終獲釋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