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生愛學樣:發現鏡像神經元》

文◎馬可.亞科波尼(Marco Iacoboni


譯◎洪蘭



有時候我認為人是變色龍,而我並不是第一個做這種比較的人。我們有模仿他人的本能─—把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動作、甚至我們彼此的說話都調成同步進行


……好的模仿者也一定是好的情緒辨識者,所以他應該是一個很有同 理心的人。假如這是真的,我們就應該能觀察到喜歡模仿別人的人比較有同理心這個關係的存在。這正是社會心理學恰特蘭(Tanya Chartrand)和巴夫(John Bargh)的實驗假設。在第一個實驗中,他們請 受試者從一疊相片中選出比較有刺激性的來,同時坐在房間裡的還有另外一個受試者,但他是由實驗者假扮的。當真的受試者在選相片時,這個假的受試者故意做一 些動作,如摸他的臉或抖他的腿,實驗者把受試者的反應錄影下來,恰特蘭和巴夫事後分析發現,受試者會不自覺的模仿那個假受試者的動作。假如假受試者在摸他 的臉,真的受試者也比較常摸他的臉,如果假的受試者在抖他的腿,那個真的受試者也比較常抖他的腿。




在第二個實驗中,恰特蘭和巴夫測試「變色龍效應」的功能之一是想 要增加別人喜歡他的可能性。受試者還是被要求從一堆相片中挑出某一類做為心理測驗的材料,房間中也有一個假的受試者,假裝在做同樣的事。這次的作業是要求 真、假受試者輪流描述他們所看到的相片。在整個過程中,假的受試者不是模仿真的受試者的自發性姿勢、動作和態度,就是保持中立的姿勢。等到報告結束後,實 驗者要求受試者填一份問卷,問他有多喜歡另一個受試者(那個假的),及實驗流程如何,他與假的受試者的互動是否順利。你現在可以預期它的結果了:被模仿的 受試者比較喜歡那個模仿他的假受試者,而且他對兩人的互動評語比那個不模仿、保持中立的高了很多。這個實驗很清楚的顯示模仿和「喜歡」是走在一起的,當別 人模仿我們時,我們會比較喜歡那個人。這是為什麼我們這麼傾向模仿彼此嗎?我想是的。


在他們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實驗中,他們測試這個假設:你 越是個變色龍就越有同理心。這個實驗的流程跟第一個實驗一樣,假的受試者要不然摸他的臉,要不然抖他的腿,惟一不同的是受試者要填一份問卷來回答他同理心 的傾向。結果他們發現模仿行為和同理心有很高的相關,受試者越不自覺的模仿假受試者摸臉或抖腿,他越是個有同理心的人。這個結果顯示,透過模仿和模擬,我 們能夠感受到別人的感覺;因為能感受到別人的感覺,我們更能對他的情緒狀態做反應。


這些是設計得很好、很令人信服的實驗,像這類實驗還有很多,事實 上,要完整的討論所有跟模仿和同理心有關的行為資料就足以寫一本書了。但是我想提出兩點代表這個連續向度兩端的發現。在其中一端,我們知道「夫妻臉」,結 婚越久的夫妻看起來越相似(這是跟他們剛結婚時相比),這個效果也跟婚姻的品質有關,婚姻品質越好,面孔的相似度越高。這其實不令人驚訝,愛、分享、一起生活使我們越來越像彼此,配偶變成另一半的自己。從另一端來看,美國神經心理學家柯爾(Jonathan Cole)在研究臉的差別的主觀效應時,發現有「臉型消失的後果」(consequences of facial loss) 現象。他的病人中有默比爾斯症候群Moebius syndrome)患者,這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無法移動他臉上的肌肉,這些人不但無法對人說出他的感覺情緒, 同時也無法瞭解別人的情緒。(總笑長註:有些人還是可以感覺自己的情緒,智商也正常)



默比爾斯症候群〈牟標士氏症候群〉Moebius syndrome


手術前



手術後

(本文摘自《天生愛學樣:發現鏡像神經元》


引用自http://blog.ylib.com/BBlog/scient/Trackback/2009/07/13/11260




母性的同理心

文◎馬可.亞科波 尼(Marco Iacoboni


譯◎洪蘭


 


假如模擬是這麼有效的瞭解別人情緒的方式,是產生同理心的強有力 機制,我們應該預期親子之間有很強的模擬存在。已經有很多的行為證據支持這個看法,我們在第二章中看到剛出生的嬰兒就會模仿別人的動作,十週大的嬰兒就會 自動的模仿母親快樂和生氣的基本表情,九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完全掌握快樂和悲傷的表情。當然,母親也模仿嬰兒的表情:從第一天開始,一個人張開嘴巴會引發另 一個也張開嘴巴,母親通常會把她的動作跟她孩子的協調成一致。在古典的依附行為理論(attachment theory)中,母親的敏感度甚至界定為母親回應孩子需求的程 度,模仿使她可以達到很強的情意調和,使她和孩子同調,在心情動作上調和一致,母親可以透過好幾種形式模仿嬰兒內在的情緒狀態。


鏡像神經元母性同理心上所扮演的角色現在還不是很清楚,雖然大家都認為應該扮演的是很重要的角色。我洛杉磯加大的團隊是第一個去瞭解母性同理心背後神經生物學上機制的研究團隊,在與羅馬的心理學家和義大利的神經科學家合作下,我最近研究母親在看她自己孩子的照片和別人孩子的照片(受試者並不認得這些相片中的嬰兒),以及模仿她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時,大腦神經的反應。 這些嬰兒是六到十二個月大,他們的表情是快樂、不高興或中性沒有特別的情緒。這些數據非常的明顯,在鏡像神經元腦島邊緣系統區都有強烈的活化,母親是很強烈的同理心受試者。我們很高興看到母親有這麼強有力的神經迴路反應如圖二所示,連接鏡像神經元與情緒中心,用虛擬的模仿看到的臉上表情瞭解嬰兒的情 緒。


那麼,為什麼母親對自己孩子和對別人的孩子反應有所不同呢?從行為實驗的數據,我們預期母親在看她自己孩子表情時,神經迴路的活化應該比較厲害,但是我們也發現了沒有想到的結果:一個在我們過去所知道母親看自己嬰兒相 片會活化區域「以外」的地方活化起來了,這個地方叫前額葉輔助運動區pre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pre-SMA),它跟複雜的動作 計畫與動作序列的計畫有關。


在猴子大腦中,與pre-SMA相呼應的地方是F6F6F5有很強的生理聯結,而F5是猴子大腦中有很多鏡像神經元的地方。此外,實驗顯示F6控制和調節F5細胞的活化,所以母親大腦中pre-SMA的強烈活化,表示不但她的鏡像神經元活化起來 在模擬她孩子臉上表情的情緒,她同時還準備好要跟她的孩子做情意的互動,畢竟,假如孩子哭媽媽也跟著哭的話,是一點幫助也沒有的,母親這時有效的互動方式 是安撫孩子。pre-SMA的 高度活化可能代表母親在準備模擬一開始的動作,好對孩子的情緒情境做出立即的反應。


想到這些受試者躺在窄小的核磁共振儀內,耳朵聽到嘈雜的機器聲 音,當她們在看到孩子的相片時,她們大腦的pre-SMA會 活化起來,準備跟孩子做情緒的互動,真是非常令人驚訝。這表示看到嬰兒相片所啟動的自動模仿歷程,其實啟動了一連串大腦的其他自動模擬反應,使母親跟孩子在真實世界的互動會更恰當。這個不停的自動模擬的目的,是在需要反應時已經準備好了。這在同理心的領域特別重要,因為同理心的一個定義,便是對別人在痛苦 憂愁情境下做出同情反應的能力。在母性同理心上,這個能力是發揮到它的最高可能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