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來,在推廣愛笑俱樂部運動的過程中,發現有幾位笑長的活力和表現都比我還棒,他們的認真程度是我望塵莫及的,他們的俱樂部的會員也比我的多出很多很多,但是我也發現其中有一個蠻有趣的共同點,他們都曾經因為失眠、憂鬱而走過生命的幽谷,當他們因為愛笑運動而恢復健康和活力之後,他們也接受我的建議:成立自己的愛笑俱樂部,既可以讓愛笑運動持續保養自己的身心又可以分享給別人、甚至幫助有同樣狀況的人也恢復健康。果然他們非常勇敢地成立了自己的愛笑俱樂部,而且成績輝煌,都是各地愛笑俱樂部中「出席率」最高的,甚至也能輔導訓練別人成立愛笑俱樂部。仔細觀察,比如說一般的現役笑長能夠準時到達、準時開始,就算是不錯了(例如我自己),但是這些優秀笑長卻能提早到達,發送傳單,努力宣傳「拉客」。在帶領愛笑運動的過程當中,他們都是使出渾身全部的能量來感染給笑友們,所以難怪他們的愛笑俱樂部的出席率很高,但是這裡我也發現有一個盲點,所以我最近經常勉勵各位笑長笑友的:愛笑運動,不只是讓我們流汗舒壓而已,最重要是「回復赤子之心」,放下過多的面具和厚重的盔甲,提昇「觀照」和「覺察」的能力,進而越來越能體會「與宇宙萬物同一」的「天人合一」感覺(Oneness),才是最終目標。訓練自己比以前更能夠欣賞花草樹木,感官更敏銳---看到紅花,感覺比以前更紅;看到綠葉,感覺比以前更綠。也能夠以寧靜又喜悅的「平等心」來面對生命中的「無常」。所以如果沒有把這個無止境的目標當目標,就容易有厭倦、無聊、沒有成就感等負面感覺。我們不必像美國腦解剖學家吉兒泰勒博士得了一個非常「酷」的中風才體會到狂喜的「天人合一」狀態。(她的20分鐘演講影片有中文字幕)
       最近我們優秀的平鎮義民公園愛笑俱樂部的緣投笑長(他的笑友全桃園人數第一多)告訴我:因為冬天的濕冷的天氣竟然又引發他的失眠、焦慮的症狀,而感覺每天要去帶領愛笑變成一項「壓力」,因而有「倦勤」的念頭。我請他安心:當笑長是一件快樂的事,雖然有一點壓力,但是千萬不要變成一項無法承擔的壓力。萬ㄧ出現這種末大的壓力,就要暫停而另外尋求方法解決。同時我也想究竟應該如何幫助他。最近半年來我已經建立了早晨靜坐的習慣,而且靜坐完之後,我也同時給陽台的花盆澆水,同時仔細欣賞觀察一番。某日在觀賞花草時,突然想到這就是答案了---想到一個可能可以幫助緣投的方法。我先向緣投夫人打聽:「聽說緣投喜歡爬山,那他會不會觀賞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啊?」緣投夫人不用思考立即回答說:「沒有,他每次爬山都像是拼命三郎似的,只為了流汗,讓身體保持健康而已。」我心想BINGO,我猜對了。所以我決定送他一盆小小的「日日春」花苗,請他學習如何照顧和欣賞觀察它---從植物的生長過程中學習其「與世無爭」「隨遇而安」的生命態度。很感謝他對我的信任,他欣然接受這個新功課,因為他確實覺察到自己以前拼事業的「拼命三郎」處事方法,雖然為他帶來相當不平凡的成就和財富,但是卻失去身心的健康和平衡。所以它很高興地接受這份全新的功課,已經著手把以前很少用到的四樓陽台好好清理,準備建設一個屋頂花園。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去年Dr.Kataria來台灣時也曾經說過:「萬物之靈的我們應該【笑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像太陽照耀大地萬物也一樣無需理由。  」
 
    這就是健康人的心態,可以從「成就模式」(Doing Mode)依照情況需要而靈活轉換到「當下模式」「是」(Being Mode),因而獲得成長與改變的過程。當然並非哪一種模式才是最好,而是我們不能陷溺僵化在某一種單一心態模式。我們必須因為「覺察」而能靈活轉換。
 
關於這兩種心態,師範大學諮商系吳麗娟教授有很棒的分析,以下是她的簡要說明

Being

 

「當下模式」


   Doing

 

「成就模式」


       「是」

重視「結果、成就」

重視「過程」

陪伴

給、做、    要求       

情育

智育

(Heart)

頭(Head

情緒接納

工作業績

過程取向

成就取向

放鬆自在

緊繃、效率


延伸閱讀:「有」與「是」的智慧---艾克哈大師Master Eckhart存有修養論  陳德光(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2010.1.2 緣投笑長歡喜接受我給他全新的「家庭作業」,我請他學習如何照顧和欣賞觀察植物---一盆毫不起眼的「日日春」,然後從它的生長過程中學習其「與世無爭」「隨遇而安」的生命態度。



四樓屋頂自從搬來之後幾乎沒有上來,花盆都是讓他「自生自滅」
現在要好好整理一番。

緣投笑長在退休前是一家建設公司的總管,掌管幾十億元的建案。可見他最擅長的就是「成就模式」(Doing Mode)

緣投笑長2008 親自受訓於Dr.Madan Kataria(世界性的愛笑俱樂部運動創始人)


2010.1.7 五天之後,我很高興得到緣投夫妻專程送來的「獎品」---特別的餅乾一份。他說:「我原本緊張焦慮的心態竟然會被一盆毫不起眼的植物所改變,實在太神奇了!我現在才覺察到退休後我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好像很忙碌,其實是為了躲避內心的焦慮,去游泳、打高爾夫,都是硬梆梆為了《磨練》體魄而不是享受運動後放鬆。我這幾天我已經變得很放鬆、很自在、睡眠品質也進步很多。我也準備學習當農夫,把自己的一些荒廢土地整理成菜圃,每天可以打赤腳在田地耕種,完全融入大自然。」


3月 平鎮笑友燕子借給緣投笑長一片菜園去經營,現在他每天一定要到菜園!他說這是「菜園療法」!

 

 

 

 

 

 

以下摘錄自師大吳麗娟教授的精采演講的部份(全文這裡可以下載題目;一個「人」的成長---Human”doing”Human”being”)「「

 

「‧‧‧‧‧‧

 

二、Doing「成就」「有」Being「當下」是」的文化(紅字是我加入的翻譯,以您便套入下面的文章中)

 

太重視Doing的文化,會對我們助人的工作有什麼影響?我先用例子來說明什麼是DoingBeing,再邀請各位想一想當我們太Doing時,會對我們的生活、教學、助人工作有什麼影響?曾有一位教授憂心表示,現代親子關係是很難親密的,因為研究發現台北的父母竟然一天平均只和子女講七句話,早上三句---還不起床,還不吃早飯,還不上學;晚上四句---不趕快吃、不趕快寫、不趕快洗、不趕快睡。我再幫忙區分一下,好不容易講了七句話,卻都是Doing的,一直強調「管」、「做」,較缺乏「教」、「陪伴」,孩子就較難感受到關愛。我國父母教養孩子時常重視孩子「做」什麼,或以替孩子「做」什麼事來表示愛----常問孩子「得」幾分、「有」什麼成就、幫孩子「找家教」、「煮飯」、幫忙「做」什麼、「給」什麼來代表愛;比較少重視孩子的心情-----你今天過得怎樣?你快樂嗎?也較少分享自己心情---我很想你、看到你回來真好、有你真好等。我國父母比較管「頭」和「胃」,但是孩子受傷的常是「心」。像我國同事、朋友、鄰居間表達善意,也常是以我幫你「做」什麼事來表達。有一次,有朋友說他結婚了,我發現國內外的表達方式很不一樣。美國友人的反應常是從Heart出來的Being反應---恭喜、我好替你高興,分享感覺;國人的反應常是較Doing的反應----要看到具體的禮金,才較能「衡量」出對方「有」多高興;或資訊收集的問:丈夫是原來那個男友嗎?去哪「度」蜜月?何時「生」小孩?或要幫忙「做」什麼,我「送」你….我「幫」你….,多為Doing的反應。再如,在湖邊航行,美國人多是迎著陽光、拂著微風、享受生活,和大自然融成一體的享受生命,我們中國人一到湖邊,立刻邀集大家:「來!我們來比賽,看誰『得』第一?」。國內外不同的生命情態,展現無遺。再以休閒為例,我國旅行團在安排旅遊休閒活動時,常都認真賣力地安排,連玩都「趕進度」,一連「趕」很多地方,下車後就忙著「照」相、「買」東西、「上」廁所,Doing完後,再「趕」到下一個地方,很難好好「享受」美麗風景,「倘佯」在輕鬆自在的度假氣氛中,常在趕場中疲憊不堪。我們連在「Being」時都很「Doing」。這方面,我自己有很深的體會。我一向做事很有效率,前半輩子都是用「跑步」在過日子,根本無暇「欣賞」沿途的風景,甚至未覺察到沿途有美麗的花草樹木;到美國以後,步調就比較慢了,開始學會「停」下來、「慢」下來,學會欣賞人生旅程中沿途美麗的風光,學會「聞花香」、「和小草說話」,也開始有休假的概念,但我發現休假後我常需要另一個休假再休息一下。後來發現因為我們全家常常一個月就玩了美國十幾州,玩了太多地方,難怪會「玩得很累」,才意識到我連「玩」都太「有效率」,也是用「Doing」的方式在「Being」。因此我們就慢下來,變成在一個定點玩,去「享受生活」,不再「做」休閒。有一次我們到迪士尼世界玩,我們在裡面住了15天,覺得沒有玩完,接著二年又都去住了近半個月,才覺得玩完了,覺得很享受,很Being了;但和美國人聊天時,發現他們有人竟然在那裡住了二個月,由Doing的角度來看,實在不可思議。我也注意到,我雖不再趕場玩,一天只玩一個海灘景點,較Being了,但我還是會蠻有效率地把整個海灘玩完。我發現美國人竟可在一個點就待上一天----今天曬身體的前面,隔天再「煎」側面,第三天再「煎」背面….,重效率的我們可能就會覺得多「浪費時間」,在曬太陽同時,應可以順便打個毛線、改個考卷、「做」點什麼事,才不蹉跎光陰。但是,由Being的角度,這才「是」生活,才「是」人生,才「享受」生命。相同地,我們的教育改革,若觀念不改,仍以Doing的角度來要求,就難培養「Being」生命情態,就會有由考智育一科變成考五育的現象。學生仍缺乏去欣賞、喜歡、享受藝術品,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生命情態,而又落入「比賽」誰「去」博物館、美術館「最多次」,誰「畫的最好」,誰「跑的最快」….的許多Doing的競賽中,而且要求要表現「最好」。當國人的生活情態仍缺乏Being,而重Doing時,教改是很難成功的。這不是某些行政措施的改變,而是整個生命哲學的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hohah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